1月19日下午,十堰市急救中心在市图书馆“十堰讲坛”举办“120国家急救日倡议活动”暨急救科普大课堂公益培训。通过宣读倡议、示范操作、讲演互动等形式,帮助市民了解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各县市区120指挥中心和部分医院急救站 ,近日也分别开展急救科普公益培训活动。

中国医院协会急救分会委员、十堰市急救中心主任刘家敏研究员首先宣读中国急救大联盟发起的“120国家急救日”倡议书,呼吁将1月20日设立为“中国急救日”,倡议加强城乡急救体系建设,加大培训科普力度,提高社会自救互救能力,让急救教育成为全民“必修课”,促进社会急救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

市急救中心培训科科长杜成芬讲解并演示常见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的现场急救基本技能,培训了徒手心肺复苏术、AED使用、外伤、气管异物、中毒、烧烫伤、晕厥、中风、心脏病等常用急救方法。现场120急救培训师手把手边讲解边演示,市民积极上前操练,在不断纠错指正中学会操作要领。参训市民反响热烈,表示在趣味中掌握了急救技能。急救培训师还重点就正确拨打“120”和等待救援时的急救处理进行解答,并呼吁大家按照“45°让路法”为急救车让行。

“今天的活动很有意义,让我知道了常用的急救知识。”市民王某说,通过这次活动,大家都掌握了不少急救技能,如果发生意外,一定会胸有成竹,出手救人。
十堰市急救中心在2009年就出台“急救常识进社会系列活动”方案,要求全市7个县市区120指挥中心和136家医院急救站开展日常社会急救培训。十年来,全市共开展4200余场急救科普公益培训,参训群众达46万余万人次,提高了十堰公民急救意识和健康水平。
|